金秋十月,黄柏河畔、玄庙库边,一幅诗情画意的水墨画卷徐徐铺展:但见蓝天白云下,青山环绕,草木葳蕤,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成群野鸭在水上忽隐忽现追逐捕食,无限生机和活力因水而生。
记者看到,屏幕上将河底分为纵横交错的众多小方格,随着作业的进行,每个小方格内红色点点不断出现,直至覆盖小方格,标志着该区域清淤完毕。一旁还有监视器,画面显示着水底泥水不断翻涌。
在船头,偌大的气动吸泥泵源源不断地抽取着黑色泥浆涌入船内的接力泵房,加压后再通过漂浮在水面约5100米长的水平输料管道输送到岸上的淤泥处理车间,进行一系列处理。
让记者好奇的是,虽然水底泥水翻涌,但水面却无一丝浑浊,清澈依然。
在岸上的淤泥处理车间,也是一派只争朝夕、火热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压滤机后面的空地上,泥饼已堆积如山,一台挖机正不停将传送带上落下的泥饼转移堆放。记者拿起一块泥饼,还是热的,硬邦邦的,含水率低。
“别小看这个泥饼,它可以资源再利用,有多种用途。”邸云洋笑着打趣:这个泥饼中磷含量等很高,不仅可以用作种植土、工程土,还可以制成陶粒、免烧砖等。
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清淤工程可以说是通过很多高科技手段,将富含磷的库底淤泥抽到岸边进行无害化处理,用高科技来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生态清淤。
“这里的水成了酱油色。”将时钟的指针回拨到8年前,那时的玄庙观水库发现水华现象,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宜昌市的专家组乃至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研究所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专家反复论证,水库水质处于轻重度富营养化状态,甚至爆发水华。主要有外源内源两层原因。
在水库坝下,一湾清水不断沿着群山间的蜿蜒河道向下流淌。一旁的道路边,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菜田,勤劳的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
“以前我们都在河里挑水喝,后来听说水质可能有问题,就一直用的自来水。”66岁的村民汪兴翠笑着说,经过水库治理,现在水更清了,环境更好了,生活更安逸了。
除了从内外源入手强力治理外,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还多渠道优化库区管理模式。
通过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地系统治理,黄柏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20年10月,湖北省碧水保卫战“示范建设成果”遴选结果出炉,黄柏河榜上有名,入选“湖北省幸福河湖示范”。
在宜昌市黄柏河流域管理局负责人看来,不管是清江调水项目,还是玄庙观水库清淤工程、天福庙水库清淤工程、西北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都是发展工程、民生工程,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